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接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牢牢把握这一核心要义。
新发展阶段是制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
根据时与势的变化,及时对所处发展阶段作出分析判断,确定阶段性任务,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判断。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十三五”时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新发展阶段,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阶段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建议》始终贯穿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上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必须遵循的原则上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主要目标上提出,“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十二项重点任务,也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在创新发展方面,《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建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重点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开放发展的要求,《建议》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按照共享发展的要求,《建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重点任务。这说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更加注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部署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过100%。所以,国内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增强。可以说,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
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说层层要搞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深入参与国际循环,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市场是全球的稀缺资源,我们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托国内强大市场,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展望未来,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持续地提升,这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是长期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经过一段时间深思熟虑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23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和在2020年9月17日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新发展格局”正式写入党的文件,并对此作出明确部署,表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经理、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